上一篇,我们写了重庆人口年龄结构申宝证券,数据显示,大约60%的重庆人,处在16岁到59岁区间,属于劳动力人口。
这一篇,我们看看当地劳动力人口,分别在什么经济类型的单位工作。
在我国,按照经济类型,将所有企业划分为国有企业、集体企业、私营企业、个体户、外资企业和其他经济等类型。
《重庆统计年鉴》,虽说也收集了在外资企业就业的人口数据,但从历年来的数值来看,所占比重并不高。
比如2023年末申宝证券,重庆1661万就业人口中,在外资企业就业的人口不过13万,占比不到1%,没有单独罗列的必要。
按照这种方法,我们得到1999年以来重庆在国有企业、集体企业、私营企业、个体户和其他五大类型的就业人口数据,将其绘制成百分比图表,如下图所示。
百分比图表不考虑每年实际就业人数,只看当年就业人数里各经济类型的比重,属于更公平的对比方法。
1999年的时候,在集体单位就业的重庆人高在67.8%,平均每三个重庆劳动者,有两人在集体单位就业。
到2023年,这一比例下降到24.3%,被个体户和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取代,排在所有经济类型的第三名。
2023年的重庆,个体户吸纳就业人口增多的经济类型,从1999年的16.9%增长到到2023年的29.4%,增长了超过12个百分点。
如果论增长幅度,最大的还得是私营单位就业人员,从1999年的3.9%增长到2023年的24.8%,增幅接近21个百分点。
当然,你如果细心,也会留意到国有单位就业人员的比重,不仅没有增长,还从1999年的9.5%下降到2023年的6.7%。
近半个世纪的变化或许说明了一件事:自己给自己当老板,是一种效率更高的生产模式。
启泰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